四川绵竹:200余台植保无人机“上岗” 小麦春管尽显“科技范

玩机周边|发布者 爱瞎拍的小白
2025-04-07

眼下正值小麦春管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在四川绵竹广袤的田间地头,200余台植保无人机纷纷“上岗”,开展小麦病虫害飞防作业,助力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小麦稳产增收。 4月7日上午,在绵竹市富新镇友花村,绿油油的小麦接连成片,长势喜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该镇富农家庭农场主刘亮的遥控下腾空而起,沿着麦田匀速飞行。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药液均匀散开,精准地洒向麦苗,为小麦春季病虫害防治送去了 “及时雨”。 技术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人工打药费时费力,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施药更加精准,防治效果大幅提升。”据刘亮介绍,近年来,无人机已成为农业植保的“新农具”,一台植保无人机完成一亩小麦喷防仅需3到4分钟,是人工喷药效率的10倍以上,同时还节约了用药成本,具有高效、安全、节约、环保的优点。除了喷药外,植保无人机还能播种、施肥,实用性能极佳。 调配农药、放置水泵、预设播撒区域……在富新镇清狮村,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一架无人机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将雾化的农药均匀喷洒在麦苗上。不到半天,上百亩麦田便喷洒完毕。 农技人员正在将农业装在无人机里面。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在正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高发期。今天我们组织了2台植保无人机,在富新镇及周边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向当地种植大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同时解决零散田地以及农村老人的麦田病虫害防治难题。”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工作人员詹军说,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贵丰家庭农场提供社会化服务防治面积已达2000余亩,到4月下旬防治面积预计达1.5万亩,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便捷化、高效化。 近年来,绵竹市坚持科技兴农、智慧助农,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广普及智能化农机装备和科技化种植管理手段,开展无人机等智慧农机手培训,鼓励农户采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作业,提高农田作业智慧化水平,让科技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助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无人机施药。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全市植保无人机用量已经达到了200余台,农业病虫害防治达到30余万亩次。”绵竹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说,为有效应对病虫害威胁,他们还将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病虫害情监测调查,准确掌握小麦生长状况,切实为种植户诊苗情、送技术、解疑惑、开处方,把科学管理技术送到种植户的心坎上。(周韵、尹翔)

举报
39
39
阅读量4880
标签: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10
  • {{item.nickname}}
    回复:{{item.other_nickname}}{{item.text}}
    {{item.time|relativeTime}}
    回复
    {{item.good}}
    {{item.good}}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了

退出 发布评论